第二,社会组织能及时组织救援,运转灵活有效。
灾害发生后,在第一时间进行抢救救助的效果最为有效。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后,很多民众、志愿者都是第一时间赶到地震现场,自发组织救援,为营救众多生命争取了宝贵时间。如果都由政府组织专业救援人员赶赴现场,还需要经过组织、统一调配等一系列行政环节,这样就有可能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救援的及时性、有效性。在2012年北京市“7·21”特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中,面对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北京市网友即时通过微博快速自发组织起爱心车队,有条不紊地救助暴雨中的受困群众,有效地协助了政府的突发事件救援工作,让人民通过暴雨看到了一个多面的北京。可见,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群体的灵活运转,可以弥补政府管理运作中产生的空白之处。
第三,社会组织进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知识的传播普及,提高社会成员应急能力。
社会组织有自己的渠道和优势。一是非政府组织作为跨部门、跨行业的组织,都有自己的联系网络和信息通道,通过各自的社会活动可以迅速将有关的知识和灾害信息传播到各自的成员。二是非政府组织扎根于社会基层、扎根于某些特定人群、扎根于所在社区,其所组织的防灾宣传教育大多简便易行、因地制宜、贴近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