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易·系辞传》语。
②《中庸》语。
【译文】
您在信中教导道:“如果认为做学问不用在心外探求,只用专心反省内求就可以,那么‘正心诚意’四个字哪里还有没说尽的?又何必在入门时用‘格物’的功夫来迷惑呢?”
很对,很对!若是说最重要的,那么“修身”两个字就足够了,何必又说“正心”呢?“正心”两个字就足够了,何必又说“诚意”呢?“诚意”两个字就足够了,何必又说“致知”,又说“格物”呢?只是因为做学问的功夫详细周密,而概括起来只是一件事。这就是“精一”的学问,这不能不深思。天理没有内外之分,人性没有内外之分,所以学问也没有内外之分。讲习讨论未尝不是内,反省内求未尝就脱离了外。如果说做学问一定要外求,这就是认为人性中仍有外在,这是“义外”、“用智”。认为反观内省只在内心探求,这就是认为人性仍有内在,这是“有我”、“自私”。这两种理解都是不懂得人性不分内外的道理。所以,“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由此可以知道“格物”的学问。“格物”是《大学》实在的着手之处,彻头彻尾,从开始学习到成为圣人,只是这个功夫,而不仅是入门时的功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都是为了“修身”。“格物”是人们每天下的功夫中能看得见的地方。所以“格物”就是格心中的物欲,格意念中的物欲,格认知中的物欲。“致知”就是致物欲的良知。这难道有内外和彼此的区别吗?天理只有一个罢了。从天理的凝聚来说就称作性,从天理凝聚的主宰来说就称作心,从天理主宰的发动来说就称作意,从天理发动的明觉来说就称作知,从天理明觉的感应来说就称作物。所以就物来说就称作格,就知来说就称作致,就意来说就称作诚,就心来说就称作正。正就是正心,诚就是诚意,致就是致知,格就是格物,都是为了充分发挥本性而穷尽天理。天下没有人性之外的天理,没有人性之外的事物。圣学的不明,都是因为世上的儒者认为理在心之外,物在心之外,却不知道“义外”的学说曾经被孟子批判过,以致不知道沿袭和陷入了错误,这难道不是似是而非,让人难以明白的吗?这不能不加以体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