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失败以后,流血和不流血的阶级斗争,强烈地震撼着好二位有良知的,文艺战士的心,便得拣一位文艺战士都必须回答这洋一个问题:中国文学向何处去。恰在这时,郭沫若、成仿吾、冯乃超、李初梨、彭康、朱镜我、钱杏郁,洪灵菲、李一氓、阳翰笙、潘汉年都相继集中到上海。他们对于文学工作不能适应现实的发展和斗争的需要,都有深切的感受。当时苏联和西欧各国无产阶级文学的活跃,日本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高涨,也给了中国革命家以推动和鼓舞。于是,从1928年1月起,经过整顿的创造社和山蒋光赤、钱杏邻等组成的太阳社,在《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沙、《太阳月刊》等刊物上,正式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倡导”。对此,历史已经作了结论:
“创造社和太阳社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是一个力图摆脱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白觉地把自己的文学活动和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斗争结合起来的新的文学运动,也是一个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宣传马克思主义文化原理的思想运动。”